內容來自sina新聞

2014房企海外投資超千億的思考

過去一年,房企不“出海”似乎就要落伍,以萬達、綠地等為代表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熱情異常驚人,並使得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仲量聯行1月2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在海外市場的投資額創下新高,達到165億美元(約1030人民幣元),比2013年增長瞭46%。其中,商業地產投資超過112億美元,占比約68%。

不難看出,寫字樓、酒店等商業地產成為中國房企在海外投資的最熱門選擇。更重要的是,2014年是中國房企海外商業地產投資額首次超過國內。

投資目的地中,歐洲最受歡迎、其次是澳洲和貸款是什麼臺中汽車借款免留車台北市中山區房屋貸款房屋信貸民間信貸美洲;從城市而論,悉尼、倫敦、紐約、舊金山、芝加哥、墨爾本、東京等,成為中國房企海外投資的熱點城市。

仲量聯行預計,2015年中國房企海外房地產投資很有可能持續增長,或將達到200億美元。

這樣的局面,是最近兩年才突然出現,一轉眼已經如此火熱、繁華似錦。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房地產海外投資“元年”應是2013年,當年記錄約有14宗重要交易,2014年則達到27宗,增幅接近100%。這裡面,有著名的綠地、萬科、萬達、碧桂園等巨無霸型房企,也有泛海、升龍、萊蒙、海亮等中小型企業。

推動中國房企洶湧出海的原因無非有幾個,一是中國房地產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進入瞭“白銀時代”;二是移民、留學、投資和休閑旅遊所帶來的海外房地產市場需求;三是海外投資就如同“鍍金”,是國內房企實現品牌全球化、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投資總有盈虧,不能否認中國企業在全球投資領域仍然是“新手”,初來乍到還需要熟悉別人制定的規則,在此情況下,房企一窩蜂出海投資真的沒有問題嗎?

先不說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前車之鑒,在房地產蒸蒸日上之時,日本也出現瞭“買下美國”的海外投資熱潮——連美國具有象征意義的洛克菲勒中心,也被日本人買下一部分。

但好景不常,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陷入“失去的20年”,所謂“買下美國”也就成瞭笑話。

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這個命題太大,很多人都相信自己足夠聰明,也有足夠資本避免這樣的結果,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也有相似之處,最終結果如何唯有拭目以待。

從細處著眼,近幾年來也經常可以看到“中字頭”巨無霸級央企在海外投資屢屢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清算吃虧的消息,這些“國傢資本”遭受重大損失之後,憑借強大實力和國傢支持可以度過難關,普通的民營企業怎麼辦?

國外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等環境也是影響海外投資的重要因素,並非有錢就能“任性”的地方。

歸根結底,中國房地產海外投資興起僅僅兩年就超過千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值得慶祝。希望能在未來,出海房企可以克服總總困難、順利發展,早日成為“老手”。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5-01-29/0921596637443866786553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tomm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